Finder is committed to editorial independence. While we receive compensation when you click links to partners, they do not influence our content.

醫保知多啲:購買醫療保險你要謹記的8件事

醫療保險知多啲:購買醫療保險不是求其買棵菜,買之前如不想清楚問清楚,好好計劃,隨時「有份供無得賠」。等到大病纒身才發現保障不夠,到時就後悔莫及。想做個精明投保人?購買醫療保險前、中、後,一定要謹記以下8大要點。

1. 評估本身需要

購買醫療保險不應單純考慮保費高低,不應貪平,更不應因為任何推廣優惠而購買。購買前,先要評估自身需要,現時有什麼保險保障,公司有否提供團體醫療保險,是否需要購買特定的醫療保險,例如、危疾、癌症、產科保險、牙科保險等。同時,也要考慮經濟能力。一般而言,年紀越大、有吸煙習慣、患有長期慢性疾病等,其所要承擔的保費會較高,或有不保事項。

癌症醫療保障保費相對實惠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大腸癌及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病,而且確診人數皆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專門針對常見癌症的醫療保險,保費比一般醫療保險相對實惠,以Avo的「常見癌症保障」為例,覆蓋8種高危及常見癌症(包括大腸癌、肺癌、腦癌、膽癌、胰癌、肝癌、胃癌、腎癌),由檢查、診斷到治療都係實報實銷,保額高達HK$300萬,每年保費低至HK$159,投保時無須驗身。另設專屬的男性癌症保障女性癌症保障供客戶選擇。每月只需約HK$30就能獲得進一步的癌症保障。如本身已有一份醫療保險,可考慮額外購買一份針對癌症保障的醫療保險來提高保障,因為單單一份醫療保險未必足夠應付昂貴的癌症醫療開支。

2. 比較不同醫療保險產品

市面上的醫療保險產品五花八門,保險公司也習慣把醫療保險產品包裝得無懈可擊,但「魔鬼永遠在細節」,如不仔細比較各醫療保險計劃的詳情、保障範圍、索償條件等,最終只會得不償失,甚至白供一場。

3. 產品宣傳資料和投保建議書不等於保單

保險公司會預備醫療保險計劃的宣傳單張和說明書,以方便消費者了解計劃內容。要留意的是,宣傳資料和投保建議書沒有任何法定效力,只能作參考,一切保險條款必須以保單為準。日後遇有任何索償或投訴,保險公司或監管機構只會因應保單內容作判決。

4. 如實申報

當你敲定購買醫療保險,並預備填寫申請表時,請謹記「如實申報」。尤其關乎年齡、過往病歷、生活習慣(如有否吸煙)、身體狀況等資料時,更是不容漏報或虛報,因為不少索償失敗及投訴個案顯示,保險公司常會以投保人申報資料不實,而拒絕提供任何賠償。

5. 詳閱保單條文

醫療保險保單是你和保險公司訂立的買賣合約,日後你能否得到合理賠償,遇有爭議能否據理力爭,完全取決於保單內容。因此,收到保單後,謹記詳閱,看看內容和你理解的是否一致。

以下保單項目,更要務必看清楚:

  • 生效日期
  • 等候期(如有)
  • 保障範圍
  • 不保範圍
  • 保費金額
  • 投保額/賠償上限
  • 索償手續及時限
  • 墊底費(即投保人的自負金額)
  • 保險取消條款

6. 謹記及時向保險公司更新健康狀況

購買醫療保險後,遇有任何健康狀況或生活習慣轉變,例如驗出各種疾病、直系親屬被驗出有遺傳病、開始吸煙等,投保人有責任盡快通知保險公司並更新保單內容。因為正如前文所言,保險公司常會以投保人申報資料不實,而拒絕提供任何賠償。

7. 遇有需要必須儘早通知保險公司或提出申索

購買醫療保險後,倘需要做手術住院檢查化驗等,可事先知會保險公司,查詢是否屬受保範圍和獲得初步評估的賠償金額,作出更好的財務預算,因保險公司最後的賠償,可能與受保人預期得到的賠償有重大落差。事前問清楚,永遠比事後追討符合消費者利益。此外,住院或手術後向保險公司提出申索,也必須儘快,通常醫療保險申索必須在出院或手術後90日內提交,逾期將不獲賠償。

8. 不應隨意斷供、退保或轉保

醫療保險產品經常推陳出新,新保險公司又不斷湧現,消費者或會三心兩意,希望轉保或更換保險公司。要謹記的是,購買醫療保險如同長線投資,輕率斷供、退保或轉保,隨時得不償失,因先前已供的供款如同「白供」。再者,萬一在轉保期間急需醫療服務,但舊單已停新單又未生效,可能會令你的醫療保障跌入空窗期,需自行承擔所有醫療開支。因此,如你真的有需要斷供、退保或轉保,必須與保險公司商談所有細節和交接安排,也要清楚衡量當中的成本和潛在風險。

 

想精明比較不同計劃?立即上GoBear一Click比較醫療保險計劃!

 

以上資訊由Avo保險帶給你。在我們的網站上列出這些特定產品並不構成我們對這些產品的推薦或認可(明示或暗示),並且您不應將此處列出的任何產品視為邀請或誘使訂立保險合同 。 您不應依賴此處列出的這些產品來做出與訂立保險合同有關的決定。對於這些產品在此網站上列出,我們並不作為持牌保險代理機構或持牌保險經紀公司。如您想進一步了解有關資訊或產品,請聯絡保險公司以索取更多產品資訊。

伸延閱讀:

More guides on Finder

Go to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