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er is committed to editorial independence. While we receive compensation when you click links to partners, they do not influence our content.
【貓狗中暑可致命】炎夏中暑徵兆 + 12招預防寵物中暑
在香港,狗隻跟主人行山時中暑而不幸死亡的事件,不時在新聞出現。近年本港夏季的酷熱天氣日子愈來愈多,高溫亦屢屢攀升,狗狗在戶外活動時中暑的機會大大提高,即使貓貓及其他小動物亦有機會中招。作為寵物主人,應對中暑這回事多作了解,並加強預防。
寵物中暑知多啲
「中暑」又稱為「熱衰竭」。由於氣溫過高,令動物體內調節溫度中樞失效,引發各器官功能停頓,血液含氧量下降,從而體溫下跌,血液凝結,血壓下降,最後會急性腎衰竭而休克死亡。
狗狗與貓貓在炎炎夏日的散熱方式與人類不同。牠們的身體渾身毛髮卻沒有汗腺,只能透過腳掌、吐舌、喘氣等方式調節體溫,因此在高溫環境下的耐熱能力遠不如人類,若得不到適當的降溫,一旦出現中暑,便隨時命危。
貓狗中暑時,若體溫超過攝氏42度,能救活的機率已相當低。相反地,若體溫已降到攝氏35度以下,則已是嚴重脫水導致休克,同樣高致命率。另一致命危機是血液凝結,會造成血管栓塞,導致心肺衰竭;若發生在後肢,則會造成癱瘓,即使勉強救活,亦有可能因患部血液不流通令組織壞死而要截肢。
要注意的是,除了夏季之外,端午節前後也是寵物中暑的高危日子。因正值春秋交替,氣溫變化大,貓狗體內調節溫度中樞無法及時反應氣溫變化,更容易導致中暑的發生。加上並非炎夏日子,主人往往沒有想到愛寵會中暑,因而疏忽處理,到出現嚴重症狀時才延醫可能已太遲。
貓狗中暑的徵兆
狗狗正常體溫為攝氏37.5-39.5度,貓貓正常體溫為攝氏38-39度。但主人未必能時時監測寵物體溫,要判斷貓狗是否中暑,要觀察有否以下徵兆:
一般徵兆:體溫升高、厭食、嘔吐、全身無力。
狗狗中暑:沒有精神、食慾降低、不斷喘氣、心跳脈搏加速、牙齦呈現深暗紅或藍紫色、皮膚出現血斑、靜脈曲張等。若出現脫水、舌頭變紫、呆滯、持續喘氣令咽頭水腫呼吸困難等情形,必須立即送往獸醫診所急救。若體溫持續升至攝氏42度,便可能會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貓貓中暑:沒有精神、食慾降低、張口呼吸、全身無力、心跳脈搏加速等。
緊急處理:如有以上症狀,盡快解開寵物頸圈,移至陰涼通風處或開啟冷氣,用濕毛巾擦拭寵物身體及腳掌,亦可用水將全身淋濕或以酒精擦拭腹部。切忌餵冰水,會造成微血管收縮而無法散熱。在安全的情況之下,爭取時間盡快把寵物送往寵物診所求助。
狗狗比較易中暑,7大預防要點
在戶外玩樂的狗狗最易中暑。而長毛犬、小狗、老狗、過胖的狗、短鼻犬種,以及心肺功能較差的狗隻,都是中暑的高危族群,特別要做足以下預防措施:
- 帶狗兒散步盡量避免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這段太陽猛烈的時間。戶外溫度、濕度較高時,狗狗會易氣喘,易最容易中暑。氣溫高於攝氏32度時就不適宜讓狗外出。
- 帶狗散步應每15分鐘補水一次,亦可幫狗狗用濕毛巾擦拭腳掌散熱。
- 狗狗在家應安置在空氣流通、避免日曬的地方,必要時以風扇或冷氣降溫。夏季亦可考慮使用涼墊或散熱墊。
- 確保狗狗在家或在外都有充足的飲水量。
- 經常梳理狗毛,梳出死毛有助透氣散熱。長毛狗狗在夏天時可適量剪毛,但不能全剃光,反會令狗狗被紫外光灼傷及出現皮膚問題。
- 不要讓狗狗長時間曬太陽。洗澡後的狗狗,也不要長時間置於陽光下烘乾。曬太陽超過15分鐘便會有中暑的危險。
- 切勿將狗狗單獨置於窗戶緊閉的車廂內:炎熱天氣及車內高溫會令狗狗極速中暑。
貓貓一樣會中暑,室內消暑要做足
- 家中要保持通風,若以冷氣或風扇調節溫度,要避免直吹到貓咪身上。
- 經常梳理貓貓毛髮或適當地修剪,除有助透氣外,亦可避免夏季換毛時貓貓舔入過多的毛。
- 提供貓貓充足乾淨的水,家中可設置多個飲水機,讓貓貓隨時有水喝。在水中加少許冰塊,能吸引貓咪愛飲水。
- 寵物用品店有許多款清涼消暑的產品,可供貓貓使用,如散熱床、冰涼墊之類,可考慮添置為貓貓去暑。
- 避免讓貓兒不斷進出冷氣房,溫差過大反會造成體溫調節不良,而導致中暑。
溫馨提示
不論貓貓或狗狗都有機會中暑,作為寵物主人,除了要多加注意以上預防中暑重點之外,絕對應該考慮為愛寵購買一份寵物保險,萬一愛犬愛貓不幸中招,亦可得到相應的支援,毋須為醫療費用而加倍徬徨。
伸延閱讀